创新理念助发展 开启百年新征程

更新时间: 2016-12-05 10:23:16来源: 作者:编辑:yangy

2016年,吴协恩书记在每月经济分析例会上,都会提出一些新的理念、新的观点、新的思想。这些创新的观念,既为华西转型指明了方向,又为华西干群增添了信心。现摘录如下,以飨读者。

1 月

经得起三大考验 进入2016年,时间翻开了新的一页,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,梦想开启了新的征程。从华西来说,今年是转型升级的深化之年、是开拓创新的推进之年、是为民谋福的成效之年。具体怎么做?首先要经得起“三大考验”:第一,以转型加快“走出去”,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;第二,以改革转向“正规军”,要经得起制度的考验;第三,以人才助推“百年梦”,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。

资本找产业 社会上有人讲,现在进入了“资本寒冬”,资本不愿意再投向产业。我的看法恰恰相反,不是资本不愿意投向产业,而是资本找不到优质的产业去投。过去的主流是产业找资本,而现在的趋势是资本找产业。作为华西来说,我们不仅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,更要进一步壮大资本实力,并充分利用“产业+资本+人才”的模式,不断为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,从而为下一轮经济大潮的到来做好准备!

时间的力量 华西在打造“两个一百年”(百年企业、百年村庄)的过程中,肯定会遇到不少风险和挑战,但最大的风险不是政策的变动,最大的挑战也不是对手的竞争,而是时间的侵蚀。时间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力量。我曾说过:“一样东西如果能够长久存在,总是好的。”为什么?因为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。华西追求的,不是一时挣点钱,而是持续走百年。所以,我们不能用“赌”的心态做企业,不能以“短”的眼光看发展,不能靠“跟”的方式搞经营。

新年新气象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好高骛远,要脚踏实地;也不能急躁冒进,要稳扎稳打;更不能贪图安逸,要保持进取。改革,是一个系统工程,不是单项比赛,需要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、渐进和突破相衔接。新的一年,我们就是要以革故鼎新的魄力构建新格局,以创新驱动的战略打造新引擎,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推动新改革,让村庄多一点新的变化,让百姓多一点幸福安康,让干部多一点责任担当,让发展多一点远见卓识,让未来多一点真正希望。

2 月

制度的作用 一是制约,二是激励。从制约来说,制度就是为那些想犯错误、要犯错误的人设定的。如果你不去碰它,制度就是“棉花棒”,甚至就是一张废纸;如果你去碰它,制度就是“杀手锏”。所以说,制度既是不能突破的底线,也是不能逾越的红线。既然定了制度,就要一丝不苟地落实到位。我这个人最反对的,就是制度订得很严,执行做得很松;嘴上说得很好,手上干得很差。从激励来说,设立制度就是为了把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。

过去的钥匙打不开现在的锁 现在,不少企业经营者都在感叹,企业越大反而越不赚钱。我的看法,不是企业大了不赚钱,而是企业变大的过程中,管理方式没有相应地跟上去,仍然停留在过去的“粗放式”,导致管理成本越来越大,抵消掉了本该有的利润。这也是在告诉我们,再不能简单地用过去的办法做现在的事,因为过去的钥匙打不开现在的锁,一定要创新。像企业管理,既要能创新,也要接地气,不能靠“家长式”管理、不能用“老思维”办事、不能凭“一刀切”用人,考验的就是管理团队的能力与水平。

赚钱不易,花钱更难 社会上有人讲,钱是越来越难赚。我认为,赚到钱不易,花好钱更难。像面上有些企业之所以不行,不是因为没有赚到钱,而是因为没有花好钱。归根结底是企业管理出了问题。因此,不管是管理理念,还是管理方式,希望大家不要随波逐流,要有自己的想法;不要人云亦云,要有自己的看法;不要照搬照抄,要有自己的办法。

做企业就跟打仗一样 既要运筹帷幄,又要未雨绸缪;既不能图一时之快,也不能逞一时之能,一定要“短中长”相结合,既要有“短”的目标,也要有“中”的打算,更要有“长”的布局。今年做到什么程度,明年做到什么程度,乃至5年以后做到什么程度,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定位。

3 月

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,就是速度问题。过去我们是高速增长,现在是中高速增长,今后势必就是低速增长,不可能再恢复到以前的状态,“新常态”已经变成“常态”。我认为,速度慢一点也没有关系,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,也不是不讲GDP,而是追求有质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续的发展,这才是健康的发展。

经济总是有起有伏 经济发展既不会总是直线上升,也不可能总是一路下滑,一定是有起有伏,波浪式前进、螺旋式上升。虽然现在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,但看到困难就好办,就怕看不到困难。看到困难,就可以打有准备的仗;看不到困难,往往就容易夜郎自大。我觉得,只有看得到困难的人,才有资格乐观,否则就是盲目乐观。因此,对于未来,我们既要有充足的信心,也要有充分的准备。

事在人为 我们做企业,虽然受宏观因素的影响,但它不是决定性的因素。好企业从来不会“靠天吃饭”,好企业一定做到“事在人为”。我还是那句话,既然签下了“责任状”,就是立下了“军令状”,只有完成和不完成,没有可能和不可能,希望大家尽心谋事、尽力干事、尽责成事。

教育孩子也是教育自己 对于孩子的教育,生活中不少人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,在我看来,这些人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: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家长的问题。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孩子都是跟家长学的。因此,传承家训,最关键的就是家长要身体力行、做好榜样。实际上,你看到孩子,也就看到了你自己;你教育孩子,也是在教育你自己。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,不仅家庭成员要和,你的工作团队也要和,因为优秀的团队不是人多,而是心齐。

4 月

不要做无用功 联户学习也好,经济建设也好,同样做一件事,力气、时间一样花,马马虎虎地做,力气就白花了、时间就浪费了,认认真真地做总是没错的。所以,发展经济不能做无用功,方方面面都要有成效,资金使用要有效、企业用人要有效、新增项目要有效、内部管理要有效。

两种管理方式 一种是靠行政命令,一种是靠市场手段。所谓“市场化管理”,说白了,就是通过有效的方式,引导每一个员工自己来管好企业,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几道简单的行政命令上。管理是要讲艺术的。“艺术”就反映在你能否意识到,哪些管理要用市场的手段做,哪些管理要用行政的命令做。不同的选择,最后产生的效果往往截然不同。

企业长久发展靠文化 业务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是可以的,但要长久的走下去,只有靠文化、靠诚信、靠品牌。当然,也要靠法律、靠规范。我曾多次强调,我们做企业要始终做到“三个坚持”:坚持“简单而不是复杂”、坚持“透明而不是封闭”、坚持“规范而不是随意”。

我这个人 有的同志说,以前觉得我一直挺“善”的,现在发现我有时候也挺“凶”的;也有同志说,以前觉得我一直挺“大方”的,现在发现我有时候也挺“小气”的;还有同志说,以前觉得我一直挺“热情”的,现在发现我有时候也挺“严厉”的。从辩证的角度讲,这些同志说得都不错。其实,老书记也是这样的人,我们工作上都是对事不对人,生活上都是严于律己、宽于待人。就我本人而言,“善”,是我的本性,我喜欢与人为善;“凶”,是我工作所需,我必须有所坚持,如果有人突破我的底线、触犯我的原则,对他来说我就是凶的。“大方”,是我的个性,我不喜欢斤斤计较,特别是对一些弱势群体,我更是舍得付出;“小气”,既是我对自己的约束,也是我对集体的负责,对待个人生活我向来能省一分是一分,对待集体利益我总是多争一分是一分,因为集体的利益、集体的资产谁也不能侵犯。“热情”,是我的人生态度,对志同道合的朋友、对遵纪守法的村民和职工我永远都是热情的。“严厉”,是我对某些人的一种姿态,虽然我比较崇尚和风细雨的做事方式,但对违反制度的人、对屡教不改的人、对推卸责任的人我永远都是严厉的。“善”也好,“凶”也好;“大方”也好,“小气”也好;“热情”也好,“严厉”也好,我还是那句话,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了解我,我也争取了解你们每一个人,只有相互了解,才能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、汗往一处流,共同把好事办好、把实事办实!

5 月

改革的目的和机遇 在我看来,国家为什么要推进改革?改革就是要把不完善的,改到趋于完善,使经济更公平、更健康、更持续。对于企业来讲,国家改什么、革什么,都是我们发展的机会。面对大势,可顺不可逆;面对机遇,可用不可废;面对挑战,可进不可退。

企业如人 一个人要成事,最怕就是认不清现实、看不清自己,不管是高估自己,还是低估自己,都容易导致不切实际。企业如人,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,自己的企业处在一个什么位置,下一步如何发展,都要想得明白、说得清楚,否则就容易迷失方向。我也常讲,一个人要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,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,更要经常找自己的不足,企业也要这样,找到不足就是进步、改正不足就是提升。

大小格局 我们做企业,如果只局限于“我有什么,我想要什么”,然后就自己的企业分析整个行业,这只是“小格局”;如果能看到“市场是什么市场,市场需要什么”,然后就整个行业来分析自己的企业,这才是“大格局”。

企业发展离不开人 人是最重要的因素,抓好了人,也就抓住了发展的“牛鼻子”。所以,我们不仅要用好三种人:年轻人员、外聘骨干、干部队伍,还要吸引更多的合伙人。所谓“合伙人”,“合”的不是钱,而是人品、格局和规划。不管是哪一种人,我们都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,把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,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,真正达到我所说的“不是要我做,而是我要做”。

6 月

问题倒逼发展 找不到问题,就是最大的问题;看不到危机,就是最大的危机。希望大家既要把好的“亮相”,也要把不足的“亮丑”,更要向问题“亮剑”。要知道,我们不是用“莺歌燕舞”装点门面,而是用“危机意识”推动发展。我们现在不管是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改提升,还是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,多多少少总会遇到一些问题。有问题也不可怕,解决了就行。如果今天的问题不解决,那么明天要还今天的债,后天就要还明天的债,如此以往,就是恶性循环。
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我们在总结的同时,也要用前瞻性的眼光预见下半年。有预见才会有准备,有准备才会能应对,能应对才会不吃亏,我们要让潜在的风险早暴露、让可能的短板早显现、让预见的危机早解决。我常引用这三句话:“有原则不乱,有预算不穷,有计划不忙”,很多时候,宁愿把形势想得复杂一些,把挑战看得严峻一些,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,把工作预案做到位,凡事才能处变不惊,成竹在胸。

未来10年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一是金融危机的风险,二是国际环境的风险,三是政策变动的风险。我为什么提出“国内、国外两个市场一起抓”,就是出于这三大风险的考虑。为此,我们要筑牢制度的“安全网”、加固监管的“防护栏”、守住自律的“警戒线”。希望在座各位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,以更加进取的精神、更加务实的作风、更加有力的措施,把该办的事办好!

从人的角度重估商业价值 过去,我们总以为,只有大公司、大企业、大系统才最值钱,然而现在整个商业环境变了,我们不得不从“人”的角度重估商业价值。像目前一二三产逐渐融合,商业边界正在消失,而人的价值愈发突显,所以我说:“当今社会,合适的人才,就是最宝贵的资产。”我们做投资的时候,不仅要看项目、看产品,更要看人、看团队,特别是人一定要对。实际上,要做成一门产业,关键“三个正确”:在正确的时间,用正确的人,做正确的事。

7 月

看到变与不变 有时候你要拥抱变化,有时候你要看到不变,因为要清楚地看到十年之后的变化是很难的,但要看到十年之后什么是不变的就相对容易。如果你无法根据变化制定战略,那就根据不变制定规划。说一千、道一万,关键要动起来。一想二干三成功,一等二看三落空。什么叫干活?只有好好“干”,才能好好“活”,这就叫“干活”。

我最认可的和最反感的 我最喜欢公平公正,就是要让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平者让,让上面的人懂得收放,让下面的人看到希望;我这个人,最推崇创新创造,就是要鼓励大家多动脑筋、多想办法,特别是要有自己的观点,不要人云亦云,说错了没关系,关键要说出来;我这个人,最认可责任担当,分给你的一块,你把它干好就行了,我不会多问的,希望大家工作不推诿、遇事不退避、责任不推脱;我这个人,最反感弄虚作假,就是要让欺上瞒下、华而不实的人没有市场,希望大家讲真话、讲实话、讲做得到的话!

改革的关键 改革,不是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局部改善,而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整体推进,需要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、渐进和突破相衔接。特别是制度一定要跟得上,如果没有一套好的制度,常在河边走,哪能不湿鞋?所以,我们既要靠自律,更要靠纪律。而且要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。因为一名党员,他的底线不是国家法律,而是党的纪律!

“互联网+”和“+互联网” 现在,很多人都在谈论“互联网+”,我的看法,不仅要“互联网+”,而且要“+互联网”。对于产业来讲,也是如此,我们要从“华西制造”向“华西创造”转变,就要“+品牌”“+资本”“+合作”,最关键的,就是要“+人才”。到了知识经济时代,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门槛。所谓“门槛”,我看,能力够了就是“门”,能力不够就是“槛”。要跨过这道“槛”,就要有合适的人。

8 月

做事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要把“没事”当成“有事”来看,把“小事”当成“大事”来抓,把“别人的事”当成“自己的事”来反思,以严的标准、实的精神要求自身,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、防患未然。

男女平等 到了“体力转脑力”的阶段,工作再不能一味地以性别来区分。什么叫男女平等?只有在事业上给双方相同的机会、平等的对待、公正的评价,才是真正意义的男女平等。

做企业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一是产品,二是经营,三是管理。产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,但对于经营和管理,到底哪个更重要?我觉得,经营只能体现为效益的增加,是关于企业利益多与少的问题;而管理则是解决企业生和死的问题。我们华西要打造“两个一百年”,百年企业是基础,百年村庄是目的,经营和管理,必须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。

观念首先要创新 不管哪一个要素,关键还是要创新。观念不能创新,产品就不可能创新;思维不能创新,经营就不可能创新;理念不能创新,管理就不可能创新。作为一个“一把手”,如果墨守成规,必将寸步难行,只有创新突破,才能继续前进。

9 月

“一把手”要善于提升自己的认知 企业所能达到的高度,一定是“一把手”思想的高度。如果“一把手”的思想素养不能提升,这个企业的层次必然不会提升。未来,商业一定是靠知识驱动的。换句话说,你有多少知识,你的认知水平达到什么层次,你的企业就能达到什么层次。

狠抓现金流 做企业就像打仗,现金流就是弹药,弹药充足才能打胜仗,如果弹药打光了,离企业倒闭也就不远了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狠抓现金流。企业之魂,资金为本,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,要打有准备的仗、要打能打得赢的仗!

改革关键在制度 有道是:“因循守旧没有出路,畏缩不前坐失良机”。改革,不仅是华西今年的“重头戏”,也是国家当前的“主旋律”,尤其是在制度改革上,都是要改得更科学、更合理、更公平。公平总是对规章制度而言的,没有规章制度,就谈不上公平,而要保障公平,既需要制度,也需要监督。在我看来,外部监督是必要的,但从根本上讲,还在于强化自身监督。

快与慢的辩证 这些年来,我总感到时间不够用,要做的事也来不及做。我现在每天都在考虑国内外的产业布局,尤其是海外的布局。因为时间不够用,所以在“稳”的前提下,我们做事情一定要“快”。看过武侠小说的同志都知道,“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”。工作上也是这样,“慢”就会丧失机遇,“慢”就会落伍掉队,“慢作为”就是“不作为”。当然,快,也要快得恰当。快两拍,成本太高;慢一拍,就要跟丢;快一拍,则刚刚好。

10 月

判断中国经济的两个要点 既要从市场着眼,也要从政治着眼,某种程度讲,中国的政治大事就是经济大事,经济大事也是政治大事。所以,当前经济回暖只是表象,本质上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。我们还不能高兴得太早。

发展要“短中长”相协调 也就是既要有短的打算,也要有中的部署,还要有长的规划。今年的后劲在哪里?明年的潜力有哪些?后续项目怎么推进?新兴产业怎么开拓?这些问题,也要提前考虑起来。只有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,这样的发展才有活力、才可持续、才会健康。

“做了”和“做好”的区别 虽然仅有一字之差,但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。做了,是执行了但却不到位,只是走过场或者应付了事;做好,是不但执行了,而且到位了,它代表着对自我负责,对公司负责、对集体负责。

从自身找原因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,不要简单地归咎于环境不好,或是怪罪下面人的执行力不够。最真实的情况可能是,企业“一把手”自身存在某些不足。一个企业遇到增长瓶颈,某种程度上就是“一把手”遇到了思维瓶颈。企业的命运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上,只有先变革自己,世界才会向你打开大门。

11 月

华西的学习型干部 所谓“学习型”,首先要善于学,开会不能“走过场”、发言不能“应付式”、总结不能“片面化”,要勤动手、勤动脑、勤对照,要做笔记、用心记、能牢记,最终把学到的东西落到实际工作中去,达到学以致用、学以修身、学以敬业的目的。

“人民公仆”与“父母官”的区别 干部千万不能有“当官做老爷”的想法,要正确对待“人民公仆”与“父母官”的区别。如果“父母官”的思想重了,往往对老百姓就会以家长的姿态自居,什么都要管,这样反而会拉大与他们的距离。而做“人民公仆”,就是要放下身子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当干部的,一定要明确自己只是为华西打工、为老百姓打工,只有多一点“公仆”情怀、多一点服务意识,才能率领一班人、带动一家人、示范一村人。

工作,就是应该做的事 对于工作,不要把它当成被迫做的事,而要当成应该做的事。当成被迫做的事,不仅做起来被动,而且越做越不开心;当成应该做的事,才会主动去做、动脑去做、创新去做,越做越有成就感。

说软话,办硬事 如果工作上遇到了难题,首先要看是不是机制出了问题,如果不是,那就是工作方法出了问题。比较有效的工作方式,就是学会“说软话、办硬事”,而不是“说硬话、办软事”。所谓“说软话”,就是和风细雨,而不是咄咄逼人;所谓“办硬事”,就是说到做到,而不是敷衍了事。我们无论说话,还是做事,要尽量让别人舒服。如果你不让别人舒服,别人就会让你不舒服,有时候你让别人舒服的程度,往往决定着你成功的程度。

12 月

学习的目的 就是要敢于剖析自己,尤其对于一个“一把手”来说,就更应该如此。如果我们“一把手”自己不去找不足,就听不到真话,只看得到自己的优点。“一把手”如果想听真话,只能到工作中去听真话;如果不想听真话,就永远也听不到真话。

上中下三策 凡事别人叫了才采取行动的,是下策;模仿别人的行动去做的,是中策;不等别人叫,自己意识到并采取行动的,才是上策。因此,不要总是我让你们做什么你们才去做,你们要给我惊喜,要时常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。如果你们的想法证明是可行的,你们做的事最终是成功的,我再去推广。如果任何事情都让我预料到,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,也没有意义了。

文化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,一年企业靠运气、十年企业靠经营、百年企业靠文化。文化就是长期的牵引力,社会上很多企业做企业文化都是机会主义,因为这些企业只是想解决眼前的问题。真实的情况是,文化不解决眼前的问题,文化解决未来的问题。从华西来说,今天的事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。我的压力,主要来自于明天的事情。而要做好明天的事,关键靠文化,所以我提出要把老书记的思想、精神、理念,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去。

能者多劳 在我看来,能干的人,不在情绪上计较,只在做事上认真;无能的人,不在做事上认真,只在情绪上计较。因此,能者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多劳,因为他既懂得什么事该做,更懂得什么事该先做,而经常抱怨自己多劳的,从来不是能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