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煞大队变成幸福村

更新时间: 2017-07-06 09:59:49来源: 作者:编辑:yangy

 

吴仁宝率领华西人重造山河,冰冻三尺,硬如铁板,一铁锹铲下去,“当啷”一声,一个白印。

吴仁宝带领群众用镢头劈,用钢钎打眼;用木杠撬动冰冻土块,打开了一个个缺口,手掌上磨出了一串串血泡,虎口震裂了一道道血口,用嘴唇呕咂流出的鲜血,用毛巾碎布一缠,又干了起来;手臂酸痛得拿不起筷子,手痛裂得端不住饭碗。难以负载的劳累,难以忍受的疼痛,使华西人夜寝难眠,浑身像散了架似的,但鸡不叫天不亮,他们又呻吟着爬起来,开始了一天的战斗!

风雪中,老英雄朱法生抡动钉耙,身上穿的衣服脱得只剩下一件单布杉,仍热汗如注。正当他把钉耙抡得呼呼作响时,胃病突发,冷汗直冒,脸色蜡黄,吴仁宝劝他回家休息,他一口拒绝,用钉耙把紧紧地挤压着肚子,痛得实在支撑不住了,就趴在田埂上,用田埂顶住肚皮。疼痛稍一减轻,他又把钉耙舞得虎虎生风,一直干到深夜。老队长向青年人挑战:“一天挑9方土”。小伙子不甘示弱,齐声应战。老英雄,棒小伙,如猛虎下山,蛟龙出海,把个冰冻大地搅得翻江倒海,龙腾虎跃。

“铁姑娘战斗队”也不甘示弱,64位姑娘在队长赵毛妹带领下,铁耙齿坌断了,换一把再坌;竹扁担挑断了,换木扁担再挑。鞋袜、裤管和烂泥冻在一起,似钢盔铁甲,一走路“哗哗”地响,她们照样挑着担奔跑,人人练就了一双铁脚板,个个练就了一副铁肩膀。赵毛妹被人誉为“铁姐”,她带领的华西铁姑娘战斗队也百炼成钢,成为名闻遐迩的先进集体。

正当吴仁宝带领华西人顶风雪、冒严寒、踏冰霜,重新安排山河时一股股阴风又吹到了华西。

那些原先嘲讽华西是“吹牛大队”的人,又脸谱一变,腔调一改,说华西是“做煞大队”,说吴仁宝领着华西人“白天拼命干,晚上加班干,一天干十几个小时,谁能吃得消?是铁人也得累垮。这是吴仁宝和干部出风头,当典型,受表扬;社员吃苦头,当牛马,受洋罪,再这样下去,人都要活做煞”。

随着“做煞大队”的传播,一首民谣在华西周围流传开来:

做煞大队无搭头,

干起活来累死人。

有女不嫁华西去,

宁愿扔在河浜里。

这民谣一传,可苦煞了华西创业的热血青年。外村的姑娘不愿嫁到华西做煞,纷纷解除婚约。青年小伙赵福元,找了个对象在邻村,女方父亲说:“我养女儿是巴望过好日子的,若是嫁到华西做个半死,岂不害了她!”有的为退婚,还闹到工地上。一时间,华西的男青年娶不进外村的女青年,华西的姑娘在外村找到对象的,对方父母也竭力阻挠,决不同意,说华西姑娘有“做伤”病,娶到家不是供着,也是养着……

找不到对象的阴云,笼罩在华西青年身上,痛在吴仁宝心上,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,终身大事,也是父辈们最大的心事,这样下去,怎还得了?难道华西娶不进,嫁不出,真要血断脉绝?那还受这罪创这业干什么?是否要在这意想不到的难题面前放慢创业的步伐,或鸣金收兵?“夫战,勇气也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,士气只可鼓,不可泄。在这实现规划的节骨眼上,吴仁宝只有擂鼓进击,背水一战,任何软弱和退却,都将导致半途而废,功亏一篑。

吴仁宝心一横,牙一咬,登高一呼,悲壮里充满豪气说:“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,我们华西是个杂姓村,有些一个姓氏的也不是一脉相传、同宗同祖,有条件提倡婚姻自由,自由恋爱,自力更生,自己解决问题。”吴仁宝一席话,讲得男青年眉飞色舞,女青年脸泛红晕……

建电灌站,缺少石料,80多位青年向吴仁宝主动请缨。

吴仁宝率领他们摇船来到龙砂山脚下,时值寒冬,北风怒吼,河水刺骨,他们几口烧酒下肚,就纷纷跳下河去,苦战30多天,从河底摸捞出一船船石头,备足了建电灌站的石料。华西的男女青年们也在苦战中增进了了解,在磨炼中加深了友情。潮红的脸颊,甜蜜的笑容,微妙的感情,颤动的灵魂,两颗相互爱慕追恋的心灵火花,终于撞击在一起,奏出爱情的和弦;华西的亚当夏娃们,带着创造者的自豪,两情相悦的欢乐,走进了不是靠上帝恩赐,而是靠自己营造的伊甸园……

吴仁宝率领华西人硬是凭着一股改天换地脱贫致富的热情,靠一种拼命的精神,开早工,打夜工,刮风下雨不歇工,逢年过节不停工,一天出两天活,一年整出一方田。

从1964年至1972年,吴仁宝带领华西人一股劲苦干了8年,搬掉了984条田岸,削平了57个土墩。填平了39条废河沟渠,挑走了110多万立方米土,用了27万个人工,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,改造成400多块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大田,赢得了人变、地变、产量变。

15年规划提前7年实现。1972年粮食亩产突破了1吨。1975年,华西大队粮食亩产突破“三纲”(2400斤),1976年又猛增到2704斤。同年,向国家交售粮食94万斤,平均每亩交售1090斤;出售肉猪750头,家禽2.3万只,蛋品1.8万斤,菜兔3000只。工副业已达28.2万元,已占全年总收入的54.4%,集体积累(合资产)已经有60万元,做煞大队变成远近闻名的幸福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