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2019-09-06 02:56:50来源:杨艺 作者:编辑:杨艺
□瞿满清
我是华西的一个老农民。1949年,华西解放时我才7岁,虽然不是很懂事,但也是和大人们一样的欢欣鼓舞。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,和华西所有的同龄人一样,不仅有着对过去贫苦生活的深刻记忆,而且见证了华西由小到大、由穷到富、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。
1951年,我上了村里的小学,勉勉强强小学毕业,就在互助组当了放牛娃。三年自然灾害,我们没有粮食吃,就到野外挖野菜,等到野菜也挖完了的时候,就拿红花草充饥。那时候年纪大的老人都得浮肿病,老百姓的生活是真正苦。
华西1961年建村时,全村共有667人,845亩土地,粮食年亩产只有681斤。村落破烂、茅屋成片、道路崎岖、田地不平,高的像斗笠顶帽,低的像浴锅塘,半月无雨苗枯黄,一场大雨白茫茫。当家人老书记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就有了1964年的《华西学大寨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》和1973年的《华西大队1974-1980年农业发展规划》。正是这两个规划,使华西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,成为夯实农业基础最重要的“大手笔”。1974年,华西实现了亩产超吨粮(三熟)。等到第二个规划完成时,华西已经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了。
1975年,我被村里任命为大队的支部副书记和青少年战斗队队长。为了早日实现规划目标,我们不讲时间拼命干。早上一般四点半天一亮就上工,晚上八九点天黑透了才收工,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,那时叫“白天田间管理,晚上平整土地”。我们华西人在老书记的带领下个个勤快,不管男女老少都这样,除了不能工作的老头老太在家看小孩,其余的人都在干活,都在吃苦。
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,老书记到江阴做县委书记,我被任命为大队长。那时候,只有我和赵毛妹两个副书记。老书记白天是江阴的“大书记”,晚上回来就是华西的“小书记”。他既要考虑江阴的大事,又要考虑村里的琐事。我们几个主要干部,每天都要碰头,商量怎么搞,怎么做。那时的远景目标,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步步实现的。
上世纪80年代初期,华西已经成为了全国的典型。这个时候,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推行,遍地开花了。当时中央的政策是“宜统则统,宜分则分。”根据华西人多田少的实际,老书记想出了因地制宜的办法:让有经验的老农继续留在农业上,实行统一的机械化管理,其他劳动力都到工厂里去。就这样,华西慢慢从传统的农业立村逐渐过渡到了工业兴村的发展道路上。
2003年,协恩全票当选村党委书记,我和老书记一样,都到了“二线”。这16年来,华西的各项建设,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从生活条件来说,过去和现在没法比。像我们家,一共搬了四次家。第一次是1968年,从茅草房搬到村里盖的火车式的平房;第二次是1978年,搬进了三层楼房;第三次是1981年,搬进了一套更宽敞的新房;第四次是1993年,搬进了村里统一建造的别墅房;2005年,又在龙西湖旁拿到了一套400多平方米的别墅,现在是儿子在住。
近几年,村里每年都要组织退休的老年人和村民代表,到华西在外面的企业去走一走、看一看。像我,近的去过无锡,远的去过北京、河北唐山,西边到过重庆、湖北的武汉和十堰等地,不仅看到了华西的希望,更感受了新中国的发展成就。华西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落发展到今天,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,华西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永恒不变的。尽管我已近耄耋之年,但只要身体允许,只要华西需要,我就要向老书记学习、向协恩书记学习,继续为华西不遗余力的发挥余热,为华西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为华西多工作一天,多发挥点余热,已成为了我的暮年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