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书记的务实精神

更新时间: 2013-07-04 04:08:53来源: 作者:编辑:zhangying

老书记突然病逝,深感震惊,万分悲痛。我原是县委办公室秘书,曾长期为他服务,亲见亲闻吴书记一生,他太多优秀事迹,太大光辉业绩,历历在目,难忘言尽,仅述二三事,以表怀念:

吴仁宝书记敢于直面难题,为民排忧解困。1978年,遇上倒春寒,大片麦苗冻坏,农民忧心忡忡,非常着急。吴书记走进田头,仔细察看,再凭自己丰富的种田经验,向农民宣传解释,麦苗有很大特性,分蘖率很强,伤害一根,会出一墩(丛),只要适当追肥,可望丰收,农民消除了悲观情绪,照他意见办了,果然取得大丰收,再加水稻增产,全县总产55万余吨,成为江阴历史上最高年产量。1977年,他去澄西调研,走门串户,进农家交谈,有位妇女指着孩子,恳求吴书记,解决户口、口粮,他点头表示,回县商讨。他抓紧时间,与常委及有关部门领导,共同研究,统一认识,下决心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,经调查统计,全县多年积存的8000个“黑人”户口,全部解决,涉及户千恩万谢,异常高兴。

吴仁宝书记扎实工作,勤政廉政作表率。他当县委书记期间,头两年,由华西大队靠工分配,第三年领取国家工资,每月47元。我随他下乡或外出,为他支付伙食费,钞票粮票,分年、月、日,钱粮数等项目,笔笔入册,5年形成了一本伙食账,就是一本勤政廉政账。我已保存30多年,成为珍贵的历史档案。每逢我随他下乡,他总是再三叮嘱,有啥吃啥,钱粮付清。他称赞农家菜,家常便饭,在食堂与群众同餐。这本伙食账,也反映出了他的行动轨迹,勤政事迹。那年代,有不少公社无公路,只能靠步行,他边走边视察农田苗情,遇见农民,坐地交谈,实地了解情况。夏收夏种期间,他用更多的时间,跑田头,察实情,天气虽热,但他从不戴草帽,常常脱掉胶鞋走路,他说:赤脚走路挺清爽,农民见他,赞他是“赤脚书记”。吴书记一贯过着俭朴生活,当“官”后,群众请客不到,婉言感谢,来客不陪餐,总要看看客人,表示欢迎。他的主食,常是一碗面条,简单菜蔬。他特别关心村民健康、富足,唯独忘记了自己身体。

吴仁宝书记语言丰富实在,撰文语句简洁生动。他思维敏捷,节奏较快,讲话求实风趣,富有哲理,我曾跟他外出介绍情况,听者全神贯注,连连掌声。我为他整理一些文字材料,他的主题明确,观点新鲜,贴紧时代,贴近民众想法,按他意愿,写得精练、通俗,能使百姓听得懂、记得牢、做得到。像他创作的《十富赞歌》、《十穷戒歌》,朗朗上口,成为华西村民的行为规则,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。华西村在他的带领下,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,也积累了多彩的精神财富。我把华西建村得来的资料作为“珍宝”,装订成数十卷,今后准备献给江阴市档案馆,代代相传。

吴仁宝老书记走了,他的光辉形象,永远活在我心中,也永远活在千千万万敬爱他的江阴人心中。

(原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工委主任李德和)